高尔夫基本是以十八洞为一回合,每洞一定有发球区,而球洞位於果岭上。球道中草地修剪得很整齐较易打击的地方,称为「fairway」,其他的杂草区称为「rough」,球道地形的起伏没有一定的变化。 树林多半分布在球道上来考验球友技术的球场。凹陷无草的洼地为沙坑(bunker),沙坑、池塘、海、湖、河、沟等皆称之为障碍,它可依设计者分布在球道各处。球洞上有旗竿以告知击球者球同位置。果岭是一修剪过极短的细密草,此区域专为推杆设计而不拘束任何的形状,为每洞的最後挑战。每洞按距离的长短订定标准杆。 目前的高尔夫球场均为设备完善的人工球场,但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性质始终没改变。在绿地草地上把球打出的妙趣,其欢乐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,因此打球的人口也不断增加。台湾在近年也增加许多球场来吸引打球的人口,却引起环保团体的争议;运动本身不是一件坏事,打球的人也希望有合理合法的场地能从事运动,甚至能有公共球场,这样人人都可以打高尔夫而且消费便宜。
打高尔夫需用球杆打球,且要用合乎规定的球杆。球杆及规则是高尔夫技术之外的两大学问,所以球杆与规则一样,差点愈少的球友应要了解愈多。但有个观念需要知道的是:愈贵的球杆不一定愈好,适合自己身村、挥杆动作的球杆才是的球杆。 规则中第四条第四节提到:「球员在开始进行规定之回合时所用之球杆总数不得超过十四支。」初学者在开始时不需要买整套球杆,只要零买一、两支杆子(是六、七次或八号铁杆学习基本动作)即可,且未满十四支球杆一样可以比赛。
球杆的部份分为杆头、杆身及握把,杆头又有杆面、杆身及握把,杆头又有杆面、杆底、杆背、头部、跟部及颈部等部位,而重量和甜点(甜点是杆面上的击球部份)则是设计上较为强调的重点。杆身以铁制及碳纤维制两者居多,前者着重控制,後者着重距离,各有利弊;在硬度上均有不同可供选择,原则上职业及业余好手应选择较硬的杆身,而女子及年老者相反之。握把以橡胶制为主,也有皮制的,选择时应以舒适、不滑手为准则。
球杆大约分为三种:木杆、铁杆及推杆。木杆及铁杆均以号数来区分杆的长度和面角度的大小不同,而不同的球杆所打出的距离也不同,数字愈少代表打得愈远且低。
如果七号铁杆可击出一四O码,五号铁杆就可蚍击出一六O码。在球场上判断要击出多少距离,就可依平常练习时的球杆来选择,而每支球杆差距约十码~十五码是正常的。
木杆因杆头是木头制成而名,但现今已有许多铝或钛合金做成的杆头上市,其优点是击球甜点广、距离远且稳定性佳,但传统木杆仍然有人爱用。铁杆可分为锻造及铸造两种,锻造即为人工打造而成,价格较贵但形体和触感较佳,适合单差点的好手;铸造为凹背式居多,击球甜点较广,适合一般人。劈起杆( PITCHING WEDGE)和挖起杆 (SAND WEDGE) ,也属於铁杆,前者适用於果岭附近,後者适用於沙坑内。
推杆适用於果岭上,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推杆,重心低且顺手、顺眼即为好的推杆。现在一套球杆台湾制的约六千~一万五仟元不等(含球袋),进口球杆一套二万~五万元不等,当然更贵的也有,但不一定值得,也不一定实用。 选择球杆时应下列事项:
球杆是否太重、太长。 握把是否太粗。杆面角度顺眼,挥杆时是否顺手。球杆并非贵就是好杆子,别人打得好的球杆也不见得您用就打得好,最重要在於是否合适。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杆,有专家或职业老师的意见参考,不然订做球杆也行,也许多一点花费,但可使用一辈子,也满划算的。